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优化营商环境……这些话题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经常被提到。“两会”的召开受到了与中国有经贸合作的各国商界的密切关注,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张松声就认为,新的一年里,中新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
新加坡与中国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务实合作,有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7年,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一带一路”相关融资规模较为可观,累计约109亿美元。在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显示,新加坡位列“一带一路”投资环境指数第一。报告分析称,新加坡市场更开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动力强劲、营商环境优质、货币更自由、对华关系友好,是最全球化和具有企业发展潜力的国家。
在世界银行集团2018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排名中,新加坡连续两年保持第二。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有利于服务当地企业,也为新加坡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为企业服务的“亲商”理念,正是新加坡成为投资热土的重要优势。
优化营商环境软硬兼备
地狭人稠的新加坡属于典型的外向驱动型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但新加坡却兼具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软硬件基础。
硬件方面,新加坡位于亚洲心脏地带,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新加坡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和金融中心,具有互联互通方面的突出特色,并且在国际金融、贸易融资、海事金融、保险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地位,在资产及财富管理方面也发展迅速。
软件方面,新加坡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实施了极具竞争力的税率和税法,并针对石油化工、电子业、清洁能源等支柱性产业落实了全面的、战略性的产业发展方针。丰富的人才储备也是新加坡营商环境的重要“软件”基础,对吸引企业在当地投资运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年1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德科集团和塔塔通信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新加坡在人才竞争力方面继续排名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新加坡在法律仲裁方面具有的优势也是其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调查显示,在亚洲,新加坡是人们首选进行仲裁的国家,在全球则排名第三,仅次于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该国的法律行业,将纠纷解决、法律仲裁作为一个产业提供扶持,同时还坚持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推广。
优越的地理位置,蓬勃发展的经济,拥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队伍,良好的互联互通水平和高水准的生活环境,这些都为新加坡吸引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奉行“亲商”打造投资热土
新加坡始终坚持“亲商”原则,无论是国会立法还是政府出台政策,都贯彻“亲商”精神,着力于服务企业,为企业经营提供便利,一切政策、法规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方便企业,而不是为了设立限制。
以贸易法规为例,新加坡出台通关措施的目的,是为贸易商提供方便,这些措施中的限制性条款只有面对保障国家安全、防止走私等不得不做限制的情况才会生效。政府实施限制性措施的前提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经商的干扰。
新加坡的“亲商”原则在成立企业方面也有明显体现。在新加坡注册企业程序非常简便,政府对新设立企业的注册资本要求很低,企业注册费用也很少。同时,政府还为企业注册申请者提供互联网上的一站式服务,企业主仅需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企业的设立,而在此之后,企业与税务、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各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接口都在互联网上直接打通。
新加坡对外资准入的政策也比较宽松,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介绍,新加坡除了国防相关行业及广播、媒体、法律、房地产等个别行业外,对外资的运作基本没有限制。同时,在个人投资方面,新加坡给予外资国民待遇,外国自然人依照法律,可申请设立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资料显示,新加坡政府还依法制定了特许国际贸易计划、区域总部奖励、跨国营业总部奖励、金融与资金管理中心奖励等多项计划,以鼓励外资进入。同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还推出了诸多优惠政策和发展计划来推动企业拓展业务,如创新发展计划、企业研究奖励计划、新技能资助计划等。此外,根据新加坡政府公布的相关发展计划,电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学、工程、物流等9个行业被列为该国的奖励投资领域。
多举措支持金融科技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出台各种措施,专门扶持创新型企业在当地发展,营造出适合创新的营商环境。其中,金融科技是新加坡重点扶持的对象,新加坡政府从2015年开始加强对这一行业的支持,在监管方面以开放的态度应对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时,面对资本寒冬的大环境,新加坡政府则通过拨款助力金融市场,意图推动境内资本回暖。
目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限定的业务范围内,简化金融科技市场准入标准与门槛,在确保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机构将各种金融科技创新业务迅速落地,随后根据这些业务运营情况,决定是否推广。这种方式能够让金融科技企业在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行业务创新。
此外,在今年年初,新加坡金管局宣布启动一项为期3年的新计划——提供7500万新元的新加坡资本市场津贴,目的是让新加坡在亚洲成为企业首选融资地。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加坡资本市场津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上市津贴,通过支付部分首次公开募股成本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但不包括房地产投资信托和商业信托)上市;二是人才发展补助金,通过资助本地机构培育股票研究分析师并留住有经验的研究人才,为主要的上市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服务;三是研究项目资助,新加坡金管局将专门拨出资金,用于众包运营采用新方法向投资者分发研究成果和传播企业信息,以加快新加坡股票研究生态系统的发展。
推出新加坡资本市场津贴,是为了加强新加坡交易所作为融资和企业融资中心的地位。根据新加坡金管局的消息,该津贴已于2019年2月14日生效,之后还将会公布更多细节。
文章来源:云南信息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我们将及时删除!